奋进的华苑 辉煌的历程
——华苑集团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18年4月,前园社区华苑集团积极响应上级关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号召,按照《关于推进兰山商城范围内社区集团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对集体经济制度进行股份制改革,改制为山东华苑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总论华苑
——市场红利让华苑持续发展
目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还在持续,不少产业陷入低迷或衰退,全球知名企业中也不乏大幅裁员的,特别是我国传统制造业面临升级和环保双重压力,可谓举步维艰。
相比之下,华苑集团这艘航船依然乘风破浪,驶入了天高地阔的“蓝海”地带。企业固定资产50多亿元,实现财务收入5亿元,上缴税金11560万元,连续三年荣耀过亿元,在全区村居企业中排名第一、服务行业排名第四,雄踞临沂市百强企业前列。也就是说现在的华苑相当于15年前的20个前园!“华苑速度”,远远超过了全国、全市和全区的发展速度。
兴办市场使集团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市场红利使社区和居民持续受益。
我们的发展,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批发市场,没有废水、废气、废渣排放,靠的是文明服务、信息汇集、电子商务和物流集散。这种发展,不受政策调控,不受民意冲击。
我们的发展,不以牺牲居民的利益为代价。在市场建设、拆迁还建等工作中,群众的利益不但没受到到丝毫损害,还从中源源不断的获利。目前,前园居民的居住和福利条件是全市村居中一流的。
我们的发展,不以领导干部的腐败为代价。经济越是发展、收益越是增长,我们的财务制度、廉政建设越是完善。集体公车只有3辆,每年招待费不到5万元,富家当做了穷日子过。
我们的发展,不以巨额负债为代价。多少村居、市场、企业虽然红极一时,最后却被巨额债务压垮。我们的资产负债率低,财务状况优良,发展后劲十足。
反观这些年走过的历程,可以说我们选择的路子是正确的,我们的发展是科学和可持续的,我们的管理运营是高效而严格的,我们的领导班子是务实而廉洁的。当然,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也离不开前园广大居民和华苑集团所有员工的团结和拼搏。
开放前园
——一场思想解放的大碰撞
直到1990年,涑河以北的前园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村里的那片庄稼地叫“太子湖”,名字虽然好听,但是每年产出的小麦、地瓜和玉米仅够吃饭。农活之外,劳力们到其他村居的市场里,当搬运工、装卸工、零杂工,靠挣点苦力钱维持家庭开支。
“村民茅屋矮又低,几个企业小集体。闲散劳力满街转,臭泥汪里泡垃圾。”这首打油诗,描述的就是那时的前园。
再看看那涑河以南,西关居委、水田居委开办的服装、纺织品、小商品等批发市场红红火火一派繁荣。居民市场里有摊位,家庭里有“四大件”,一天的收入超过上班族一月的工资,比我们这些土里刨食的农民不知要强到哪里去了。他们家庭收入高,还享受村里发放的米面油,让我们羡慕不已。
羡慕归羡慕,但是却没有人愿意行动起来,只是觉得人家西关、水田位置好、条件好、项目好,咱们就是这个命,没法跟人家比。于是,两委成了“维持会”,群众也都听天由命。眼前的这条涑河仿佛变得很宽很宽,成为富裕与贫穷的鸿沟。
1990年,周宝柱担任了村主任,一场变革悄悄开始酝酿。
周宝柱六七岁就割草放猪为家庭分解负担,十几岁便能驾牛耕地、耙地、赶大车,这些可都是“老把式”才能干的活。为了生计,他很早就熟悉了所有的农活,而且还学会了电工、开拖拉机、文艺宣传等。改革开放后,凭着勤劳、智慧和技能,自家的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面对前园的封闭落后,周宝柱心里憋着一口气,党的政策这么好,前园的地势又不差,为什么偏端着金碗要饭呢!他毅然中止了个人的事业,舍“小我”归“大我”,勇敢地挑起全村发展的重担。
周宝柱做出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就是学习西关建设开办批发市场。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池水中,保守思想与开放思想的大碰撞终于被引发了。
小农思想沉重的人,率先站起来反对:“跑到那个鬼地方建市场,看谁去经营!”“把祖祖辈辈的粮仓毁了,子孙后代吃什么?”“资金投进去,八成会打水漂。”
年龄大一些的,则抛出了迷信观点:“靠着火葬场建市场,难听又晦气,不出大事才怪。”
即便是务实派,也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办市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政策问题、资金问题、项目问题、土地问题,并做通领导和群众的思想工作。再说还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一旦不成功怎么向全村交待。
这些非议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化为了行动。当时反对建市场的小字报,几乎天天见诸于街头巷尾。客户打电话咨询市场情况时,有的村干部竟没好气地回答:“你听谁说前园建市场的,都是瞎传的!”
周宝柱没有被旧观念和非议吓到,开办市场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他通过征求意见、开会论证、外出考察、算账对比,一步步溶解大家心中的坚冰。他的思路非常明确:靠着一亩三分地只能继续受穷,上工业项目没有任何基础和优势;而第三产业刚刚兴起,潜力不可限量,上有国家政策扶持,前有西关老大哥作榜样,只有办批发市场才是前园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
至于困难,肯定是不少,有的还会超出预料。但是,我们干工作就是要克服苦难,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积累经验、奔向成功的过程。
支持办市场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而且全村凝聚起了一种干事创业的劲头,一扫往日靠天吃饭自艾自怨的消极氛围。
前园有史以来的最大一次大转型,就此拉开了序幕。
拼搏前园
——一处处市场的崛起
新一届领路人经过分析研究和考察论证,发现华东地区还没有一家成型的塑料橡胶市场,便决定在“太子湖”上建设塑料橡胶专业批发市场。
市场还没动手建,困难却接踵而来。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居委当时很穷,建设市场所需80万元资金没有着落;二是部分领导不能充分支持,在政策、用地等方面有所阻碍。
为了争取项目早日动工,两委干部不分昼夜地工作,半夜之前回家的时候都不多。人家正在安享温馨的时候,他们却拖着满身疲惫在奔波。有时候出去办事,司机都会在等候的车中睡上几觉。对他们来说,家就是一个旅馆。家人最大的愿望是与他们一起吃顿饭,然而他们与家人的相会只能在梦乡,因为第二天必须早早上路。为形容跑项目的艰辛,当时社会流传着一种说法:“橡皮头、鹦鹉嘴、草包肚子、兔子腿”。这些,他们都做到了。
塑料橡胶市场的建设,真称得上一波三折。费尽力气把项目争取下来了,竟然发现该区域早已被规划成了体育场。面对突来的问题,周宝柱没有丝毫的退缩,他据理力争,恳请领导千万不要在这样的商业地段建体育场。当时分管财贸的刘绪贤副市长深明大义,他出面说:“临沂工业上不去,再不发展商业,经济还有什么出路?”经过多方努力,政府后来修改了规划。
但事情并没有至此一帆风顺,当他们满怀信心地加紧建设时,规划局的铲车却突然将刚建好的房屋给推平了,一打听是因为没有后退道路100米。当时这块地面积并不很大,如果后退100米的话,市场根本无地可建了。周宝柱只好再硬着头皮去找领导协调。心诚则灵,领导们经过细致的研究,觉得前园的思路有道理,便完全采纳了他们的方案。
1990年11月底,华东塑料橡胶市场的建设手续全部到位。那年冬天特别冷,工地上没有一天不上冻,呼啸的北风裹着漫天飞扬的尘土和雪花刀割般打在建设者的脸上手上。以周宝柱为首的建设者们,脸冻紫了、手冻僵了、头上落满土、口鼻呛满沙……没有一个喊苦叫累的,没有一个怨天尤人的。指挥员们专心致志地指挥,战斗员们全神贯注地战斗。沙灰冻上了就掺上盐挠开再用,砖瓦冻上了就浇上水化开再垒。拂晓刚出家门不觉就到黄昏,总是感觉时间过得飞快,总是感觉劲没全部使完。整整4个月,他们从早到晚一天也没停歇过。
1991年4月10日,这个凝聚着前园一代创业者无数心血和汗水的第一个专业批发市场,在全村2000多乡亲的期盼下竣工开业了。市场占地30亩,瓦房4排3200㎡,平房4排3200㎡,大棚700多㎡,总投资70多万元。
天道酬勤。又经过一系列马不停蹄的招商,塑料市场的生意不到半年就火爆起来,年底一盘点:市场当年收回投资,并盈利近百万元。“太子湖”的黄土变成了金!前园2000多父老乡亲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自发地组织秧歌队、高跷队上街庆贺。寒暑轮回,乡亲们在求富的道路上苦盼,今天终于迎来一缕绚丽的曙光。
从那时开始,前园依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方式,建市场的脚步一发不可收拾:1992年至1996年五年的时间,相继建成了华东干果瓜子市场、华东胶合板市场、华东机电市场、华东家具材料市场、华东农贸市场,还建起了工业园和仓储区。为统一管理运营市场,山东华苑企业集团总公司应运而生。形成沿北园路绵延10公里的市场群,呈现出“八大市场闹华东”的壮观景象。其中华东装饰板材市场、华东土杂市场、华东塑料橡胶市场、华东干果水产市场成为全国同类专业市场中规模最大的。
这些市场,基本上是当年建设、当年开业、一到三年收回投资,创造了远近闻名的“华苑速度”。
从一无所有到实现跨越,大约只用了10年的时间。到2000年,华苑集团收入过2000万,固定资产过亿元。“华苑奇迹”,不仅成为临沂的经济现象,也成为华东乃至全国经济界热议的课题。
虽然建设市场的方式不同,各个市场的规模形态各异,但是周宝柱带领的华苑人永不低头、拼搏苦干的精神,却一直贯穿始终丝毫没有褪色。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前园才在兰山各村居中后来居上,华苑集团才根基牢固枝繁叶茂。
生机华苑
——批发市场的提升改造
临沂第一代批发市场的模式,都是建一个钢架大棚下设水泥台子作为摊位,台子后面则是存货和住宿的平房或瓦房。其优势是成本低、占地少,但随着经济的进步劣势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为卫生差、布局乱、人货混杂、经营不便、各种隐患多。在批发市场趋于饱和的状态下,谁能够率先实现提升改造谁就占据了先机。
进入新世纪,华苑的发展也迈入了第二个十年。周宝柱率领的华苑人,开始了市场的大改造大提升。
华东土杂市场一路繁荣兴旺,经营户一年比一年多,效益一年比一年好。为了适应不断扩大的经营需要,1999年3月份,居委毅然决定投资1.5亿元对其进行提升改造。改造工程共分四期,至2000年12月份全线告捷。市场的建筑面积由原来的3万平方米扩大到20万平方米,经营户达到1600多家,年交易额30多亿元,经营商品也由原来土产杂品扩大到酒店用品、不锈钢制品、玻璃制品、搪瓷制品、铝制品等几大类上万个花色品种,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全店”。
华东土杂市场的提升改造,是华苑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在这次改造中,周宝柱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明设计出全国第一例旋转坡道,它的使用令高层展厅的价值翻了几倍。此后临沂批发城很多大型展厅都采用了这项发明,这是华苑集团对临沂商城的一大贡献。
使用旋转坡道的土杂市场,一、二、三层是大型展厅,四层是“商人村”。摩托车、三轮车、小货车和轿车可开至任意楼层。这种建筑模式取得了“一举五得”的效果: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解决了经营户住宿问题,消除了消防隐患,规范了市场的治安秩序,完善了市场的配套设施。
位于四楼的“商人村”,解决了400多经营户的住宿问题。“商人村”由商住区、空中游园、娱乐大世界和停车场四部分组成,商店、诊所、餐馆、健身俱乐部等服务设施穿插其间,是典型的大村庄小社会,“村民”不必下楼就可以满足生活的各种需求。“商人村”作为临沂商城的一大风景,相继被大众日报、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2005年是建设新装饰板材市场总决战的一年。周宝柱向集团上下提出了振奋人心的口号:“同演一台戏,同唱一首歌,同喊一个号子,大战三四五六月”,并要求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攥成一个拳,拧成一股绳”,坚决按时保质完成新市场的筹建工作,誓将新装饰板材市场打造成市场的精品、物流业的名片、经营的胜地,为沂蒙人民增光添彩。
早期的华东装饰板材市场叫“华东胶合板市场”,最早是1993年土杂市场的一个经营项目,该项目50多亩的经营面积很快显得拥挤不堪。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集团于1995年租用了修缮公司的近10亩土地,1996年和后园社区合作扩大了近20亩,1997年和塑料厂合作扩大了近30亩,1998年和前十社区合作扩大了近80亩,同年买断了化建公司土地近10亩,2003年买断塑料厂土地近26亩……这时的市场已经达到200多亩,经营户近千家,在全国同类专业市场中成为龙头老大,在整个临沂批发市场中交易额也是最多的。
由于原胶合板市场建成年份较早,又不是一次性规划的,设计和建设方面都存在很多先天不足,一是经营房结构不合理、街道狭窄、人员和车辆过于拥塞,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二是市场规模难以适应日益扩大的经营活动的需要。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周宝柱科学论证大胆决策,于2004年开始酝酿新建并整体搬迁市场。在市、区主要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同年10月在双岭路以南、大山路以北、临西十一路以东、临西十路以西征地450亩,并于年底正式开工建设。
七月的工地上骄阳似火,140多台塔吊林立其间,30多支建筑队1000多人同步施工。为了确保项目顺利进展,周宝柱干脆吃住在工地上,昼夜督促工程进度,检查工程质量。他顶烈日、冒酷暑、饱受蚊虫叮咬,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唯恐出现半点瑕疵。他唯一的追求,就是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环境优美的精品市场,力争建成临沂批发城的标志性亮点工程。
新市场设计响应建设“大临沂、新临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号召,采用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和高效能管理,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余元。工程从开工到投入使用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 。其庞大的规模、惊人的速度和巨大的投资,博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片赞誉,开创了临沂商城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先河。
2005年8月,新市场建成并成功地完成了整体搬迁。在临沂城西这片沉寂了多年的土地上,好像一夜间矗立起一片新城。新市场经营户达到1800多家,年交易额达到80多亿元,几乎占到整个临沂批发城年交易额的七分之一!
2007年,继“天下第一市场”——华东装饰板材市场后,又在新板材市场东侧新征土地400亩,新建并整体搬迁了华东干果水产市场。该工程总投资3.5亿元,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工期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其中冷库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储存量达10万吨,储存价值达3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低温库,也是全国水产品的集散地。这个市场的建设再一次展现了“前园速度”,这是让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惊讶和称颂的速度,前园正是靠这样的速度才创下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该市场和装饰板材市场连为一体,成为目前临沂商城最大的单体市场。
建设市场,用地是基础,华苑人创新思路,整合资源,通过拆迁、买断、联营、租赁等方式继续发展市场。先后买断的有燃料公司煤球厂、酱菜厂、农经站、后园居委、大岭建筑公司、商业银行、民政局福利汽修厂、化建公司、供销机械厂、兰山法庭、连杆厂、起重队、塑料总厂、杜家朱许村等单位土地;联营的有临沂市塑料厂、临沂市盐业公司、修缮公司、朝阳居委、后园居委、前十居委等单位;租赁的有韦屯居委等。
华苑第二个十年的发展,处处体现了“创新”二字:市场落后了,就创新规划;经营扩大了,就创新布局;土地没有了,就创新思路。创新,为华苑带来了新的生机。如今八大市场,不仅规模宏大而且面貌一新,市场内道路笔直宽阔,经营楼鳞次栉比,各类区域布局合理,安全和服务设施齐全,经营户装饰高档豪华,电子商务与传统交易相得益彰……
生机无限的前园,吸引了各级领导和大江南北的业界人士前来视察参观。朱镕基、姜春云、周光召、周铁农、曹志、吴官正、张高丽、吴爱英、王道玉、李群等国家、省、市领导人都曾来这里视察指导,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和谐前园
——建设富裕美好的家园
生活有保障 社区一家亲
为了切实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社区于2000年3月开始了大规模的旧村改造。社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经两委会议研究并提交“三支队伍”会议充分讨论,制定了《前园居委旧村改造实施方案》。
方案规定每拆一户居民住房,还建100平方米楼房,发放2万元奖金、5000元土地补偿及每年5000元的分红。所谓的分红,就相当于老房没动还在那里租赁,又白分到一套新楼房和奖金。此方案一出台,立即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
2003年元旦,崭新的“前园花园小区”落成,共耗资2亿元,建成26栋居民楼。全村1200多户居民告别瓦房、平房,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过上了安居乐业、文明富足的生活。
2014年,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了能让居民进一步分享发展红利,社区决定在新开发的小区里,按成本价给每位居民分配30㎡的福利楼房。
社区从1996年开始,坚持对居民实施“九免四补助”。九免即每年免费向每位居民发放50斤精米、150斤白面、20斤花生油、2罐煤气、5斤食盐、20张澡票、120元菜票、6桶纯净水票和1600元的免费供暖;“四补助”是中秋节和春节向每位居民发放共600元的节日补助、每月向每位60岁以上老人发放500元的养老补助金、向丧主发放1000元的丧葬补助等、向军烈属户、五保户、残疾户、困难户发放特别抚恤和补助等;另外还向过生日的老人赠送鲜花和蛋糕。这些福利待遇在全市所有村居中是最高的,引得周边社区的居民羡慕不已。
2009年,我社区根据上级指示实行了居企分离。居企分离后,居民福利由发放钱物改革为只发放钱。发放标准为全体居民每年享受3000元的生活补助;女54周岁、男59周岁以上老年人除了发放上述生活补助外,还享受每人每月1200元的养老金补助。
2014年,全体居民的生活补助增长为3400元/年;女54周岁、男59周岁以上老年人的养老金补助增长到每人每月1400元,全年16800元,加上3400元的生活补助,全年每位老年人享受总额20200元。此外社区还为每位过生日的老人赠送鲜花、蛋糕等。
2015年8月,集团、社区按成本价给每位居民发放30㎡的福利房,不需要房子的居民每人可领取3万元补助金,本次共向居民发放206套福利房,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让利1.1亿元,这种福利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属首例,受到广大居民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2016年,全体居民的生活补助增长到4200元/年。
物质上有保障的同时,还丰富了文化生活。社区每年重阳节组织老年人外出观光旅游活,他们到过北京、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济南、青岛、徐州、枣庄等地,坐过汽车、火车,乘过飞机。通过旅游,使这些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人,饱览了祖国的名胜古迹和大好河山。
除此之外,文明新风吹进每个家庭:移风易俗简办丧事,各种文明评比,读书演讲知识竞赛,科技文化宣传,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持续不断的教育投资,文化体育场所建设,扎实有效的调解和治安管理……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亲和。
管理科学高效 勤政廉洁为民
在用人上“求精不求多”。一个市场设1名经理、1名副经理(部分市场没有)、1名保卫科长、1名会计,保卫人员按市场规模定额,以上人员全都是一人数职,经理也有着自己的卫生区。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不设专人,而由集团兼管。集团员工总数200多人,仅是其他同类企业的1/6。
在费用上“舍得花不乱花”。在必要的费用上,必须舍得投入的。例如消防、招商、协调、服务等项目。而在吃喝、交通、通讯、用电等费用上,则控制得近乎苛刻。所有的市场不配车,电费、电话费包干,集团只有3部公车2名司机。批发市场一年的招待费,高的几千元低的则为零,整个社区和集团年招待费不到5万元。
在收费上“低收不漏收”。华苑集团所有市场的摊位费都比较低,目的是多给经营户留点利益。但严禁出现不平等收费、人情收费、关系收费、白条收费等,如果出现就会造成业户心理不平衡,不利于市场的稳定。集团组织干部、审计人员和“四支队伍”成员,组成联合审计小组每季度对市场审计一次。一旦发现漏收,除按数收回加等额罚款外,还要给予责任人免职等严肃处理;发现收费标准不统一,少收部分就按漏收论处;发现用白条代替收据收的,立即开除相关责任人。
在勤政上,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20多年来,从董事长到普通员工,要比其他企业早一个小时上班。夏天7:10、冬天7:40,员工在食堂用餐后现场点名,迟到者扣除当日工资奖金。点名之后,用十几分钟时间通报信息,布置当天的工作,然后各回工作岗位。社区和集团的大小会议都放在晚上开,为了是腾出白天的时间干其他工作。周宝柱从未间断过每天点名,没休过星期天和节假日,每天平均工作十几个小时,遇到重点项目亲自坐阵指挥。
在廉政上,把权力运行关进笼子里。1992年以来,集团累计建立关于节俭和廉洁的34条“铁律”,成为每个员工不得触碰红线。所有的开支须经4人以上签字,并经严格的审查后方可报销,超过1000元的开支须报请民主理财小组审批后方可实施。所有的建筑、拍卖、承包、出租项目,都提前3天发出公告,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大型工程的核算,其价格都由审计部门进行审计。社区的财务收支、计划生育、重大事项等依法公开。与各市场签订了“收缴房租费责任书”,杜绝了市场收费过程中的人情收费、关系收费、贪污受贿行为。
在私生活上,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周宝柱主动带头,在工作上高标准,在生活上低要求。开始兴办市场的时候,他曾经五年没有办公室,五年没有办公桌。对于吃的穿的用的,更是能说得过去就行。他常说穿衣只求干净合体,过生日时孩子给买了件上千的衣服,遭到他的严厉训斥。他平时最爱吃的食物就是烤地瓜、煎饼卷大葱。别人请他大吃喝,他想尽一切办法推脱,出差还带着大葱煎饼。他常说“只做好事,莫问前程”,只知道永无止境地向前奋进,从来没有纠缠于个人的利害得失。
华苑集团富了起来,但是精神没垮掉,干部没腐掉,钱没浪费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这里没有生存的土壤。同时,华苑的团结不减,干劲不减,创新不减,呈现出一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社区的面貌。
完美改制 华丽转身
十多年来,前园社区给群众发放的福利待遇一直是全市第一,男60岁、女5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享受福利4万多元;每位普通居民每年享受2万多元,每年用于居民福利开支6000多万元,2014年还按成本价给全体居民发放了30平方米楼房,一次性让利于民1亿多元。改制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拿出1亿元人民币成立创业基金,支持前园社区青年和股民创业。
根据党的十九大关于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区、街道关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及方案,以及市委市政府对规模以上集体企业必须进行改制的要求,经兰山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把前园社区华苑集团作为商城范围内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为了确保改制工作稳步推进,兰山区政府和兰山街道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改制领导小组,并派驻工作组来企业指导工作。
前园社区华苑集团的企业改制基准日定为2017年9月30日,聘请第三方“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北京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北京中天华评估师事务所”中介机构,全程掌控法律和政策,确保改制在依法、依规的轨道上健康进行。
前园社区华苑集团的改制工作,完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进行的,整个改制工作过程组织严密、程序严格、步骤严谨,每个环节的推进都经过了5步程序,第一步由领导小组制定文件,第二步提交居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第三步依法公示,第四步入户签字认可,第五步街道批复。
由于华苑党委一班人30年来不忘初心,“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真心实意给群众当好家理好财,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因此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一致拥护,再加上改制工作准备充分、政策合理、公平公正,改制工作推进的非常顺利,令整个社会感到惊讶,各级领导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集体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是党的惠民政策,对企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必须高度认识其深远意义。通过改制,建立起“按股享有,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实现“资产变股权,成员当股东”的改革目标,改变集体资产“人人有份,人人无份”的虚化状态,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壮大集体经济,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为进一步保障企业持续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8年4月28日,取得了“山东华苑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执照,标志着前园社区华苑集团的改制工作胜利完成。世代前园村面朝黄土北朝天的父老乡亲,实现了“由村民变居民、再由居民变股民”完美转变,了却了千百年来的期盼,实现了世世代代的梦想。
前景更加美好 团结奋进争先
目前,世界经济面临着新的格局,我们的面前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不能忘记老一代华苑人的艰辛,不能丢掉团结这个法宝,在保持华苑精神和华苑速度的情况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勤俭务实奋进,保持在全国批发市场领域的领先地位。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华苑再逢春。前园社区华苑集团发展的30年,是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30年!是勤俭节约励精图治的30年!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30年!今天的前园社区华苑集团,经济高速发展,社情和谐稳定,群众过着文明富足的生活。今天的山东华苑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按照《公司法》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必将严格按照公司法进行管理和经营,紧紧围绕周宝柱书记“四个坚持”的纲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实现短期“5至6年效益翻番”长期“打造百年企业”的宏伟目标,开足马力,展翅启航。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报答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报答股民的信任,为“大美新临沂”的经济发展再作贡献。
前园发展史上的五次创业
第一次创业
1990年以周宝柱书记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确定了大力发展专业批发市场、振兴集体经济、改善民生的发展方向,前园从此由农业经济走向商业经济的发展道路。1991年4月第一个批发市场“华东塑料橡胶批发市场”建成开业,成为前园第一次创业开端的标志,前园从此踏上从贫困奔向富裕的辉煌之路。
第二次创业
各大专业批发市场提升改造和整体搬迁标志着前园发展史上的第二次创业。 1995年胶合板市场整体搬迁到临西五路,规模和效益扩大的10倍,2005年再次搬迁至临西十一路,规模和效益相比临西五路又扩大了10倍;2000年酒店用品市场(原华东土杂市场)提升改造;2002年干果市场整体搬迁到东岳庙街;2008年塑料市场、干果水产市场整体搬迁至临西十路;2011年提升改造机电市场、旧货市场。
第三次创业
前园花园小区建成是前园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创业。本次创业主要以改善民生为主要目的。从2000年开始,集体相继投资2亿多元对全村1000多户居民进行全方位的旧村改造,建成占地100多亩,由26栋居民楼组成的现代化花园小区,全体居民告别瓦房、平房,住进干净明亮的楼房。
第四次创业
周宝柱书记2011年提出“两个转变”的发展战略是前园发展史上的第四次创业。“两个转变”是管理模式由集团管理向委托管理转变,经营方向由市场开发向房地产开发转变。委托管理转变的成果为相继有酒店用品一期等8个单位成功实现了委托管理,直接减少管理人员200多人,每年节约费用几百万元,每年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经营方向转变成果为“华区中天”项目的开发,该项目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第五次创业
华苑集团在日照市岚山区建设“日照天泽冷物流有限公司” 项目是前园发展史上的第五次创业。这是前园第一次到埠外发展经济项目。该项目是岚山区的招商引资项目,是山东省重点工程,主要目标是整合岚山区冷链物流资源,是集冷藏、加工速冻、物流、交易、保税库、办公、生活、配套商业为一体外贸冷链物流企业。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面积800亩,总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冷藏级别百万吨级。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管理最科学的外贸冷链物流基地。该项目的实施使华苑集团的占地面积和经济总量增加了近1/3,其日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